這是一種利用高溫水蒸氣破壞攝護腺過多組織的微創治療方式,改善排尿困難。
透過釋放水蒸氣進入攝護腺,水蒸氣冷凝後釋放能量,破壞過多組織,讓尿道重新通暢。
水蒸氣消融術用的是由德國醫藥大廠Fresenius Kabi製造的無菌水。
機器每次注射會將0.42ml的無菌純水加熱成103°C的高能水蒸氣。
純水在加熱變成水蒸氣時,溫度比較容易準確控制,治療效果也更穩定。
如果改用像生理食鹽水這種有鹽分的水,
蒸發的時候可能會不平均,溫度不好掌握,
甚至有可能在蒸氣針的出口處卡住鹽巴,影響治療效果。
不是傳統開刀,是一種較創新的微創療程。
水蒸氣消融術在美國FDA於2015年核准,屬於新穎但已有多年臨床經驗的技術。
適合攝護腺肥大但不想接受傳統手術、不想住院、無法耐受長時間麻醉的患者、以及希望術後能保留性功能的患者。
過去的建議:介於30至80ml的攝護腺適合接受水蒸氣治療。
[2025/06更新]
2024年的大型統合分析研究發現將水蒸氣消融術治療大型攝護腺:仍然有效、安全、保障性功能
在2025年六月底,美國FDA審核通過將水蒸氣消融術的適應症,
從原本的「30-80ml的攝護腺」,
增廣為「30-150ml的攝護腺」。
請參考文章:
術前醫師會以超音波詳細評估攝護腺的解剖狀況。
大部分的情況下,術中可根據每位攝護腺肥大的情形,設計最適合的注射方式。
因此,攝護腺「內凸」或「中葉肥大」也是適合接受水蒸氣消融術的。
可考慮,目前西方國家的研究顯示術後有將近九成以上的患者成功脫離尿管。
需個別評估。目前的研究顯示,在未停藥的情況下,手術中與術後30天內均未出現出血相關併發症。
建議術前與醫師再詳細討論一下。
需以超音波及膀胱鏡詳細評估。
若排除尿道狹窄,且仍有明顯攝護腺肥大,就能接受水蒸氣消融術。
多數使用舒眠麻醉,就像做無痛大腸鏡那樣,通常不太會痛。
一般來說術後當天可返家。
術後會短暫放置尿管,一般約7天後移除。如果是特別嚴重的攝護腺肥大,如超過80ml,需要置放較長時間。
然而,搭配尿管控制閥的使用,
可讓患者維持正常生活。
尿管與導尿管控制閥置於內褲裡,膀胱有尿時會像平常一樣自然有脹尿感,
此時至廁所(小便斗與馬桶均可)使用單手將尿管控制閥打開就可以解尿了。
簡單來說,需要暫時插尿管,但不需要「背尿袋」,可正常生活、上班。
此外,水蒸氣術後使用的尿管一般來說會比傳統雷射手術來得細,因此也可減少術後因為尿管引起的不適感。
手術時間約15分鐘。術後觀察一至二小時,沒有明顯不適即可返家。
多數患者在4-6週內症狀開始改善,少數可需8週以上。
研究顯示5年內持續有效,且不到5%的患者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。
常見如短期血尿、頻尿、尿急、會陰不適,通常一週內改善。
研究顯示不影響勃起功能。少數患者(約2%)術後可能出現逆行性射精。
不會留下體內異物,組織破壞後會自然被身體吸收。
水蒸氣消融術創傷小、手術時間短、手術當天可恢復正常生活,但見效稍慢。
藥物需長期服用且效果仍有極限。水蒸氣消融術將攝護腺體積縮小,直接改善尿路阻塞。
雷射手術較傳統電刀刮除手術安全。
而水蒸氣消融術因為創傷小、手術時間大幅縮短,且手術器械尺寸較細緻,在安全方面又更前進了一步。
術後初期仍可搭配藥物治療,視恢復情況調整用藥。
拔除尿管後多數人可自行排尿。術前尿滯留的患者需特別觀察,根據文獻至少將近九成患者可順利自行解尿。
少數暫時無法解尿者,需短期再插導尿管。
輕便工作者一般隔天即可恢復,體力工作者如重物搬運則建議休息2-4週。
手術當天可恢復一般輕度活動如散步、上下樓梯、以及開車。
劇烈運動騎自行車、跑步、使用跑步機則建議2-4週後恢復。
建議術後2週後再恢復性生活,一方面讓攝護腺的組織腫脹更加恢復,一方面過早射精可能較容易有不適感。
初期在精液中看到血絲是正常的,通常數週內可以改善。
如果性行為後有疼痛、出血、或其他不適,應向醫師諮詢。
建議術後1週回診拔除尿管。術後1個月、3個月回診追蹤排尿狀況與療效。會針對不同患者做調整。
若有發燒、嚴重疼痛且藥物無法緩解、尿管阻塞併下腹部脹痛,應提早聯絡醫師。
目前台灣健保不給付,需自費治療。
費用依不同醫療機構而異,就我所知大多數機構收費約新台幣15萬元。
上一篇文章:水蒸氣消融術前是否需停用抗凝血藥?
下一篇文章:當攝護腺癌需要化療時,「我覺得害怕」
水蒸氣消融手術相關文章
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術32個常見Q&A
水蒸氣消融手術 — 術後注意事項
美國FDA通過30-150ml攝護腺可做水蒸氣消融術
大型攝護腺也能用水蒸氣消融術治療嗎?
尿滯留也能用水蒸氣消融術治療嗎?
水蒸氣消融術前是否需停用抗凝血藥?
尿管控制閥使用說明
你想知道水蒸氣消融術的更多細節?關於「無菌純水」